
【活動成果】與甄醫師有約系列講座
由協會主辦的第三季共六場次的「與甄醫師有約」系列講座,已在9/12完美落幕,感謝各方前來參加的熱情家屬們,也因為你們讓我們更有動力與決心計畫下一季的系列講座,期望能透過簡短2小時的時間,能讓家屬充飽電替自己的家人贏得更好的照護與生活品質!
【6/20(三) 主題:我得了失智症嗎?】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很多家屬都以為長輩是老番癲、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不願面對長輩已經生病,也忽略了醫療介入的最佳時機。
透過甄理事長深入淺出的說明讓家屬了解失智症的成因、類型、症狀與治療,失智症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有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有效面對失智症的方法就是了解它並且找到與它共處的方式,所以今天的主題課程內容對於家屬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活動在最後的時間裡,所有參與的家屬一一分享自己在面對家人罹病與照顧的心路歷程,每一個家庭背後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故事,我們何其有幸可以認識彼此,傾聽彼此真實而深切的生命故事,各位家屬,您們的付出我們都感受到了!

【7/04(三) 主題:如何與失智症長輩談天說地 ─妄想篇】

當長輩發生被害妄想、忌妒妄想、被偷妄想、錯認妄想…該怎麼辦呢?護理舉了好多個真實的照顧例子告訴大家可以嘗試的處理方式,大家都聽的津津有味,手上的筆不停揮動做著筆記!
護理師提醒家屬面對妄想行為時不需與長輩爭辯真假,因為對長輩來說妄想的內容真實存在,而且妄想的內容可能讓長輩感到恐懼與害怕,我們應該想像當我們面對恐懼害怕時需要的是什麼?其實是信任、保護與安全感,所以當長輩受到驚嚇時,家屬可以用溫和的語調,輕輕的握著長輩的手,以安撫、同理的方式讓長輩安靜下來,接著轉移其注意力或轉移地點,讓他暫時忘記妄想的內容,借助長輩短期記憶不佳的劣勢轉換為成功處理妄想的優勢。
切記,不要與他們爭辯內容真假,以關懷代替責罵,有助於照顧關係更和諧喔!
【7/18(三) 主題:失智症的日常生活小插曲─洗澡篇】
幫長輩洗澡是不是也是您在照顧過程中一個非常難解的課題呢?護理師告訴大家非常實用的照顧金言,「欲速則不達」,很多時候放慢速度、放鬆情緒才能幫助事情快速完成喔!!營造一個愉快舒服的洗澡氛圍絕對比著急催促要有效很多喔!
護理師提供大家在10年照顧實戰經驗中所歸納出來非常好用的招數,引起家屬熱烈討論,有家屬後來告訴我們她回家嘗試新學會的方法,真的成功讓長輩順利的完成洗澡這件生活大事呢!

【8/01(三) 主題:失智症福利資源小幫手─社區照顧篇】

協會今天舉辦7-9月第四次「與醫師有約-認知功能障礙者家屬支持團體」,今天的主題是「失智症福利資源小幫手-社區照顧篇」,本次由社工師來跟家屬談談社區中可以幫助自己與家人的福利與資源。
在實務經驗中,我們發現家屬是看見需求、體會需求、感受需求最強烈的人,因此家屬在資源連結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謂資源不是只幫助認知退化的長輩,也同樣要幫助無助又辛勞的家屬。
一進入討論主題,家屬紛紛開始就自己的使用申請經驗作分享,引起大家的共鳴與討論,內容包含長照2.0的服務內容、預防走失資源,例如走失手鍊、布標、指紋捺印以及其他從家屬經驗中蒐集來的小撇步、無障礙服務以及法律等資源,透過這樣活潑生動的討論,家屬無須閱讀生硬的文字說明也了解適合且符合自己需求的資源。
其實有效幫助家屬了解資源的方式不一定要透過課程,而是藉由家屬支持團體這樣的機會鼓勵有實際運用經驗的家屬分享,給予肯定,也增強有相同需求的家屬信心,引導他們勇於接納資源,幫助自己也幫助親愛的家人。
【8/16(四) 主題:如何與失智症長輩談天說地─躁動篇】

【9/12(三) 主題:失智症的日常生活小插曲─進食篇】

結合之前所舉辦的與醫師有約活動,協會推出『9月大腦守護月』第一場活動,這場主題是『失智照護進食篇』,看到現場踴躍的家屬就可以知道進食對於家屬有多麼的困擾,多麼需要專業人員協助。
甄瑞興理事長從醫療的觀點教導家屬如何面對長輩進食的問題,也請敬智學吃、吃太多、吃不該吃東西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於諍主任以自身多年照顧失智症長者的苑的於諍主任分享當長輩不吃、不懂得經驗,從長輩發生的實際案例與家屬們分享,家屬們都覺得非常受用,前來參加的家屬們也互相分享自己在照顧經驗中的酸甜苦辣,看到大家熱烈的討論就覺得舉辦這樣的活動真得太有意義了!!